【每日機構分析】英國央行緊縮政策或需犧牲經濟增長
?美國銀行:美聯儲在應對通脹方面仍然落后于收益率曲線變化
?法國巴黎銀行:印度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惡化或令盧比下行
?中金公司:英國央行想盡快抑制通脹或需要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
?興業證券:“工資-通脹”魅影未消 美聯儲收緊壓力仍大
【機構分析】
?法國巴黎銀行策略師在報告中寫道,印度央行“意識到政策正?;木o迫性”為盧比提供了支撐。由于股市流動可能主導對利率敏感的資金流動,印度國內金融狀況迅速收緊導致股市情緒惡化,這令盧比存在很大的下行風險。印度央行一直在使用外匯儲備來遏制盧比的貶值。最新數據顯示,印度外匯儲備規模一年來首次降至6000億美元以下。
?Miller Tabak+Co.首席市場策略師Matt Maley表示,美聯儲大幅加息意味著投資者正在逃離美國國債,“涌向外匯市場并買入美元”。受俄烏沖突和疫情影響,目前美元更具吸引力。
?美銀全球研究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報告中指出,美股投資者將在2022年大部分時間里經受通脹、利率和衰退沖擊,而這些沖擊會導致負收益和較大的波動性。策略師表示,美聯儲幾十年來一直穩定市場的“錨”,已經讓投資者習慣了充裕的市場流動性,但是美聯儲的瘋狂收水直接讓自己成為了掀翻市場的“浪”。隨著美聯儲激進“收水”以求抑制高企通脹,債券價格下跌,債券收益率升至多年高位。隨著3月份CPI指數加速沖高至8.5%的四十年高點,市場認為美聯儲在應對通脹方面仍然落后于曲線。
?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美國宏觀戰略主管George Goncalves表示,長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3%以上,在美聯儲無法用其生硬的政策工具真正解決通脹問題的情況下,投資者希望通過持有長期債券獲得補償。
?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,隨著俄烏事件、疫情沖擊、貨幣緊縮深化,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下行的擔憂與日俱增。上周,英國央行在貨幣政策報告中給出了2023年英國GDP負增長的情景假設。中金認為,這代表英國央行需要在“抗通脹”與“穩增長”之間做出艱難抉擇,要想盡快抑制通脹,可能需要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。英國央行的情景假設讓投資者擔心,其他國家央行尤其是美聯儲可能也會面臨同樣的“二選一”難題。中金認為,這將抑制風險偏好,加劇市場波動。
?興業證券發布研報稱,美國2022年4月季調后非農就業增加42.8萬人,大幅高于預期的增加38萬人,加息預期反應平淡,股債雙殺。當前高通脹壓力疊加勞動力市場緊張,美聯儲鷹派步伐或不會放緩。美國已進入快速加息并即將開始縮表的貨幣政策周期,在收縮需求的同時并等待供應恢復的階段,美國股債市場或仍然面臨較大波動。
編輯:崔凱
聲明: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。任何情況下,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。
-
{{item.username}}
{{item.commentcontent}}
{{item.createTime}}